萊茵高(Rheingau)是德國歷史酒區,無人不知,但同屬萊茵高最東邊的霍赫海姆(Hochheim)酒村就較少酒友知道了,這是因為霍赫海姆與主要的萊茵高酒區間隔著大城威茲巴登(Wiesbaden)而自成一格;其實萊茵高多數的葡萄園沿著萊茵河闢建,而霍赫海姆則是傍著曼恩河(Main)而生。19世紀時,萊茵高以及霍赫海姆村的葡萄酒相當著名,酒價甚至比法國波爾多以及布根地葡萄酒還高。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曾於19世紀造訪霍赫海姆,受到村民熱烈歡迎,女王也極為傾心此地的風土人情,霍赫海姆村民甚至將一處濱曼恩河的優質葡萄園命名為維多利亞山(Königin Victoriaberg)。然而,二此世界大戰後,葡萄酒業及葡萄園遭受嚴重破壞,而1950、1960年代,德國生產了大量的劣質酒(略帶甜味的平庸酒款),連帶使霍赫海姆的優良名聲蒙塵,直到法蘭茲.昆斯特勒(Franz Künstler)所釀的美酒贏得愛酒人尊重,霍赫海姆酒村才重振昔日榮光。
基本上,霍赫海姆比西邊的萊茵高主要酒區的平均溫度要高,這主要源於霍赫海姆左臨威茲巴登以及曼茲(Mainz)兩座大城,且剛好位於萊茵河以及曼恩河兩者的匯流處,故而較高的均溫以及較為厚重的土壤(黏土含量較高一些)使得霍赫海姆的酒款顯得更加集中而強勁,然而萊茵高麗絲玲(Riesling)葡萄所具有的獨特清酸以及礦物質風味也同樣保存在霍赫海姆的優質酒款之中。
移民而來的釀酒家族
昆斯特勒家族原居於南摩拉維亞(Southern Moravia;現在屬於捷克共和國境內),並於1648年開始植下第一株葡萄樹;二次世界大戰後昆斯特勒家族被迫離鄉背井,由一家之長法蘭茲.昆斯特勒帶領家族在萊茵高的霍赫海姆村定居。法蘭茲.昆斯特勒首先在本村的某家酒莊擔任釀酒經理長達13年時間,後於1963年創立同名酒莊,逐漸將本莊打造為德國最受尊重的名莊之一。本莊除了釀造經典的果香型、帶著不同甜度的德國白酒之外,目前其干型(徳文為Trocken;英文為Dry)不甜白酒也成為德國人的最愛,事實上,其干白酒的產量大過於甜型酒款,而長榮桂冠酒坊也引進了幾款優雅且富有勁道的不甜白酒,適宜搭配海鮮、握壽司、生魚片等淡雅的料理。
而釀造頂級干白酒的幕後功臣其實是法蘭茲.昆斯特勒之子君特. 昆斯特勒(Gunter Kunstler)。當年,法蘭茲因車禍而瘸腿,讓君特必須在19歲時便獨挑大樑獨自釀酒(首年份為1988年,並於1992年主管莊務),之後以父子檔模式將酒莊經營地有聲有色。然而不幸地,移民來此的釀酒大師法蘭茲已於2010年八月去世,酒界眾聲嘆息。君特畢業於德國著名的蓋森翰葡萄酒學院(Geisenheim),並於1996年獲得資金挹注,將原有的 7公頃葡萄園擴充至現有的30公頃,園內80%種植麗絲玲,還少量種植了黑皮諾(Pinot Noir)以及夏多內(Chardonnay)白葡萄;其黑皮諾種於較溫暖的瑞赫斯塔園(Reichestal),品質相當高。
當然,麗絲玲才是昆斯特勒最擅長的釀酒品種,1996年的擴園之後,本莊囊括了霍赫海姆酒村幾乎所有的優質葡萄園,像是海倫堡(Herrnberg)、Domdechaney園、奇爾亨園(Kirchenstück)、侯勒園(Hölle)以及Stielweg園等。其中的奇爾亨園以黃土(Loess;以細砂構成的淺黃色風化堆積土)為主,帶有許多細密砂質且混和了許多碳酸鈣土,釀出的酒款輕巧、靈動、精緻而優雅,並帶有許多礦物質風味,相對其他酒款雖較早熟一些,卻也有極佳的儲存潛力,本莊喜歡以霍赫海姆村的拉菲堡(Hochheimer-Lafite)來稱呼此園酒款。
侯勒園在德國中部方言指得是「陡峭的山」(雖然不像摩塞爾河產區那般陡峭),酒質自然不可小覷。侯勒園以泥灰岩(Marl;黏土以及石灰岩的混合)為主,碳酸鈣土質尤其豐富,致使酒中帶有極為明顯的礦物質風味;此酒年輕時果香豐盛,具穿透性,雖較奇爾亨園封閉些,但待3-5年熟成後卻可以發展成相當圓潤豐美的酒體,故而昆斯特勒喜歡稱其為霍赫海姆村的拉圖堡(Hochheimer-Latour)。
本莊乃是成立於1910年的「德國頂級酒莊聯合會」(VDP)的成員,酒質備受各方肯定,而今年剛好也是「德國頂級酒莊聯合會」百年慶。此外,英國Decanter雜誌的2010年八月號(英國版)在「德國2009年Kabinett麗絲玲干白酒總評鑑」文章裡(P.80)將唯一的「醒酒瓶獎」(Decanter Award;五星;19.1/20分)頒給本莊的Hochheimer Hölle Kabinett Trocken,再度肯定昆斯特勒酒莊的優越酒質,而霍赫海姆村美酒的大名也在世界葡萄酒地圖上穩穩地佔據了一席之地。